币圈聚合(268btc.cc):日前DeFiLlama共同创办人@0xngmi在推特上表示:「在过去两个月里,DeFiLlama收到了许多传统金融机构关于DeFi数据的联系,远超过以往的数量感觉传统金融对去中心化金融的兴趣明显增加了。」
AAVE是结构最标准的链上借贷,定位为可组合、非托管的银行系统
而KOL Yueya.eth也在推特上指出,老牌协议如AAVE及Curve是最容易进入机构视角的DeFi。他分析道:「这是一个重要的信号:TradFi正在系统性研究DeFi。他们不是来冲叙事的,而是在重新审视:哪些协议的结构够清晰、风险可控、收益逻辑明确。也就是,哪些能进入他们的风控框架和配置模型。」
他认为Aave是结构最标准的链上借贷协议,包含浮动利率、抵押规则、清算线,逻辑标准、参数透明等都清晰可见。在Aave V3版本引入的隔离市场机制,符合机构的「风险分区」管理思路。笔者补充:风险分区是透过分析与风险相关的数据(如信用风险、市场风险、操作风险等),将金融机构的资产、客户或业务分为不同风险等级的过程。银行的警示用户就是其中一个案例。
另外Aave的全链数据开放、介面友好,适合用来做风控建模与回测。一言以蔽之,对TradFi而言,它像是「可组合的、非托管的银行系统」。
Curve是稳定币流动性的底层清算层
而Curve则是稳定币流动性的底层清算层,其低滑点AMM机制,支持大额稳定币兑换,是天然的「链上外汇市场」。veCRV综合bribe模型,逐步被理解为链上治理与收益权结合的结构。
他指出在稳定币成为跨境结算工具的大趋势下,其系统角色日益被关注。机构研究Curve,不是看涨跌,而是看清算效率与治理合理性。他们要的不是叙事,而是结构。
怎样的DeFi能进入机构视野?币价非重点、资料清晰、收益可预期
作为总结,他认为DeFi能否进入传统机构视野,取决于:
-
资料结构是否清晰?
-
收益模型是否可预期?
-
风险参数是否能落地?
-
能否接入现有系统?
等到这些协议真正通过机构的研究、测试与建模验证,市场对它们的定价方式,也可能已经变了。
主题测试文章,只做测试使用。发布者:admin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268btc.cc/2928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