币圈聚合(268btc.cc)讯:Hyperliquid原生稳定币USDH的竞标即将进入票选阶段,由Native Markets以压倒性优势领先。表面上看似一场谁能发行USDH的竞争,但真正的重点并非企业整合或合规实力,而是Hyperliquid如何借由掌握上币与定价权造神话,与传统CEX正面竞争。
竞标态势:Native Markets一枝独秀
根据usdhtracker数据,新加入提案的Native Markets目前获得70.45%质押份额支持,获得全部19个验证者中共10个的表态支持;Paxos则以16.64%居次;Ethena则以8.22%位居第三。
Polymarket预测则显示,Native Markets胜率高达96%。对此,Ethena也在昨日宣布退出竞标,等同为Native Markets铺平道路:我们收到许多社群成员的回馈,包括我们并非Hyperliquid的原生项目、以及除了USDH外还有其他稳定币产品等。因此我们决定撤回提案。
梳理Native Markets争议:验证者早有偏好,何必投票?
据悉,Native Markets是一个新成立的团队,由Hyperliquid顾问Max Fiege、Uniswap Labs前营运长MC Lader和前Paradigm贡献者Anish Agnihotri组成。
他们主打「Hyperliquid原生」,承诺会在HyperEVM上铸造USDH,并将储备利息收益一半用于HYPE回购,另一半用于推动生态成长。
如今即便似乎胜券在握,但该团队在竞标过程中仍引发不少争议。Dragonfly管理合伙人Haseeb Qureshi批评这场提案「形同闹剧」:多个提案者告诉我,所有验证者都对Native Markets以外的任何提案不感兴趣。这甚至不是一个认真的讨论,似乎早在台面下就讲好了。
他表示,Native Markets缺乏实际案例却马上获得七成以上支持度,整个USDH投票基本上就是为Native Markets量身打造的。
Hyperliquid的真正目的:抢夺上币定价权
在加密KOL加密韦驮眼中,争论谁更合规、谁带来更多企业合作机会,都不是Hyperliquid作为一家「永续合约交易所(Perp DEX)」的核心需求。
他直言,合约交易所的收入依赖的是合约交易的「手续费」,而不是支付通道或对冲基金,因此吸引人潮来下注才是关键:Hyperliquid要生存,就得去争夺「上币定价权」。历史不断证明,谁能主导新资产的上币与定价,谁就能吸引流动性并统治市场。
他表示,这也是为什么RWA跟ETF的叙事吹得再响,注意力依然围绕着币安、Upbit与Solana。
USDH的角色:拉盘做市的绝佳引擎
他接着说道,此时Native Markets的方案正好符合这个逻辑,同时团队又是自家人:透过发行自家稳定币USDH,把储备利息用来推动其现货与合约市场的主动做市与拉盘,随时打造下一个$MYX,注意力永不间断。
他指出,这与当年币安靠BUSD推动BSC的生态繁荣如出一辙。
抗衡CEX第一步:掌握市场注意力
最终,USDH竞标的意义,远不止于选择哪个发行商。Hyperliquid要的是建立一个能自行拉盘造市的金融引擎,创造出一个个能吸引市场注意的高波动代币,以此挑战币安和Solana等注意力中心。
对Paxos或Ethena来说,合规与企业整合确实吸引人;但对Hyperliquid而言,只有掌握上币与定价权,才能让其与大型交易所抗衡。
主题测试文章,只做测试使用。发布者:admin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268btc.cc/5225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