币圈聚合(268btc.cc)讯:华尔街与硅谷曾对「数字资产金库」(Digital Asset Treasury,DAT)趋势趋之若鹜。如今,渣打银行(Standard Chartered)最新警示显示,多家DAT公司的「市值净资产比」(mNAV)已跌破1,意味公司整体市值不足以覆盖手中加密货币价值,象征这种商业模式走到关键十字路口。
mNAV为何骤降
DAT模式发韧于MicroStrategy大举买进比特币(BTC)的成功案例。mNAV超过1时,市场愿意支付溢价,企业便能透过增发股票筹资,再买进更多加密货币,形成正向循环。然而,自2025年6月起,渣打银行观察到mNAV普遍受压。Bitmine、Metaplanet、Sharplink Gaming、Upexi与DeFi Development Corp等89家跟随者同样遭遇估值下修,显示问题并非个案。
压力来源有三:一是市场饱和。短短两年内涌现的大量模仿者稀释了投资溢价。二是募资机制先天脆弱。mNAV跌破1后,增发股票不再划算,恐引发「死亡螺旋」。三是投资人心态转向。自2024年底,比特币年化波动率降至多年低点,DAT透过波动创造超额收益的空间缩小,直接持币逐渐取代买股成为主流。
资产组合差异化成存亡关键
NYDIG全球研究主管Greg Cipolaro指出,mNAV收缩牵涉供应解锁担忧、股份发行增加及公司目标转变。「投资人可能并未充分意识到持有这些股票所承担的风险」,Milo执行长Josip Rupena甚至将DAT比作2008年引爆次贷危机的CDO。
渣打银行认为,收益能力可望区分生者与出局者。持有以太币(ETH)与Solana(SOL)的公司,可透过质押获得约4–6%年化回报,增强现金流并支撑mNAV。相对地,主力资产是比特币且缺乏质押机制的业者,面对更长估值压力,除非能另辟收益来源。
并购与监管双重考验
在mNAV低迷、股价折价的环境下,大型玩家像MicroStrategy可能趁势收购折价竞争者,以延续「换股换币」策略。创投公司Breed早在6月便指出,只有极少数公司能逃过死亡螺旋,成功要件包括强势领导、严谨执行、精准行销,及稳定拉升每股加密资产持有量。
同时,监管也在收紧。Nasdaq要求发行新股购币前须取得股东同意,增加合规成本并放大小型DAT的经营难度。募资难度升高,进一步压缩mNAV,产业整合似成定局。
后市展望
DAT模式从「囤币就能拉估值」的热潮,走到必须交付现金流与治理效率的新阶段。渣打银行预估,只要mNAV长期低于1,投资人会更聚焦公司基本面,而非单纯比特币叙事。能善用质押收益、控制股本稀释并保持透明度的公司,有望在洗牌后站稳脚步;其余业者可能被迫并购或黯然退场。
对投资者而言,这不再是单选题「买币或买股」,而是要评估企业如何在高波动资产与股本结构之间取得平衡。mNAV崩跌提供了警示:当加密市场进入成熟期,财务与治理纪律的重要性不亚于早期的价格爆发力。下一轮行情,恐怕不再属于单纯抱团囤币的故事,而是回到现金流、成本与策略的硬实力。
主题测试文章,只做测试使用。发布者:admin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268btc.cc/5290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