币圈聚合(268btc.cc):前任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(SEC)主席Gary Gensler在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间的简讯记录,已被SEC内部监察长办公室(OIG)认定「永久消失」。时点正好重叠SEC对Coinbase、Binance等加密交易所祭出重大执法行动之际,记录突然缺席,使监管决策过程笼罩阴影,也迅速成为国会共和党追查的新焦点。
技术失误如何演变成国会风暴
根据OIG报告,SEC科技办公室原本设置的「45天未连线自动清除」政策、缺乏备份,以及在维修手机时直接执行「恢复原厂设定」的流程,最终连锁造成资料灭失。报告直言:「一连串可避免的IT错误导致简讯失踪。」
消息曝光后,共和党众议员French Hill、Dan Meuser等人立即致函现任主席Paul Atkins,质问SEC是否符合联邦记录保存规定,并指Gensler在领导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期间就曾用个人信箱处理公务,怀疑这是「漠视透明度的惯性」。
法律战线与加密产业的反弹
资料缺口也冲击正在与SEC缠讼的业者。Coinbase已向联邦法院请求强制搜索被删除的通讯,盼厘清监管路线是否带有偏见。不少加密从业者认为,若失踪简讯包含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互动,可能动摇现有诉讼基础。同时,事件再度挑战SEC作为金融市场「守门人」的公信力;联邦记录保存法的核心理念是确保政府高官的通讯可被追溯,如今这一原则遭到实质破坏。
SEC补破网
在压力下,SEC已宣布封锁多数员工手机的简讯功能,并向国家档案馆(NARA)呈报遗失情况。机构承诺加速导入定期备份、异地储存,以及在执行高风险维修前必须经过多层审核。尽管动作频频,国会共和党仍计划扩大调查,甚至考虑修法,要求所有联邦单位对数字记录建立更严格标准。随着川普政府2025年上路,白宫对透明度的要求势必拉高,新规范可能成为各机构的共同门槛。
数字治理的警讯与后续观察
Gensler简讯遗失案显示,若缺乏严谨流程,任何看似例行的IT操作都可能付出高昂信任成本。加密市场发展瞬息万变,监管部门的每一次讯息判断都牵动资本流向;通讯记录既是政策形成的「黑盒子」,也是外界衡量公正性的唯一窗口。SEC虽已开始修补,但事件已暴露政府在数字化浪潮中的结构性弱点。未来观察重点包括:备份机制是否落地、外部稽核是否常态化,以及国会是否会以立法将「可追溯性」纳入所有官员的数字工具设计。只有在效率与透明度取得新平衡,监管者才能重新赢回市场信任。
主题测试文章,只做测试使用。发布者:admin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268btc.cc/56162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