币圈聚合(268btc.cc)讯:拿比特币当企业现金库曾是华尔街与硅谷的热门话题,如今却成了投资人担忧的源头。根据彭博社9日报导,自称数字资产国库公司(Digital Asset Treasuries,DATs)的企业过去一周股价断崖式重挫,Architect Partners追踪的15家DATs平均下跌15%。ALT5 Sigma Corp.一周内下跌约50%,KindlyMD Inc.自5月高点暴跌约80%。在联准会降息预期推升其他风险资产之际,DATs却逆势走低,市场从「高速成长」瞬间转向「信心滑落」。
股价急挫,信心翻转
观察人士指出,市场开始质疑用股票包装比特币究竟能创造多少附加价值。Strategy持有约637,000枚BTC,占企业级比特币储备76%,曾是领头羊,却仍未能获纳入S&P500指数,该公司比特币市值溢价(mNAV)显著收敛,Metaplanet Inc.股价同步回落。顶尖玩家尚且受压,小型公司更难招架估值重跌。
拥挤赛道加速退烧
2025年以来,超过100家企业宣布转型为DAT,其中包含美甲沙龙、销售商及行销公司等「非传统」参与者,使赛道快速饱和。Parataxis Capital联合创办人Ed Chin直言:「公司过多且差异性小。」
根据CryptoQuant数据,DATs8月仅购买14,800枚比特币,远低于6月的66,000枚;平均单次购买量也从2025年峰值的86%降至343枚。比特币总持有量月增率自3月的163%急降至8%,囤币动能显著降温。
追求收益却叠加风险
为填补溢价收缩,许多DATs转向更复杂的金融工具,包含比特币抵押贷款,以及与代币价格挂钩的可转换债券。Smarter Web Co.执行长Andrew Webley表示:「这让我们能够在不稀释股东权益的情况下,获得额外的资金。」
然而,一旦比特币价格大幅波动,公司面临被迫追加保证金或强制平仓的风险。另一方面,Nasdaq已要求部分持有代币的公司发行新股购币前需先获股东批准,对依赖股权融资的DATs构成直接限制。
投资人疑问:还需要DAT吗?
Ikigai Asset Management投资长Travis Kling提出根本性疑虑:「为什么要透过叠加费用、风险和股权稀释的公司来购买加密货币,而不是直接持有或透过ETF?」
受访分析师认为,DAT模式或许不会戏剧性崩溃,而是以股价缓跌、代币购买停滞的方式「慢慢消逝」。随着更透明、成本更低的投资管道愈来愈成熟,市场可能将DAT视为「牛市末期的产物」。
从华丽登场到信心滑坡,不到两年时间,DATs已走到十字路口。《彭博社》提醒,无论技术包装如何华美,最终仍要接受现金流、资产负债表和投资效率的检验。当炒作退散,数据说话,资本市场给出的答案很直接:透明度与成本结构,影响投资人最终选择。DAT模式的未来,恐怕正如它的股价走势──回归常态,并在市场汰弱留强的机制中,逐渐被重新定价。
主题测试文章,只做测试使用。发布者:admin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268btc.cc/51717.html